原标题:
制梅品
梅花开于寒冬,果实熟于炎夏,积贮了春天的全部生气,食后生津,可治痰涎塞塞。古时用梅调味,《尚书·说命》中说:“若作和龚,尔惟盐梅。”唐代诗人沈 佳期诗云:“盐梅和鼎食,家声众所归。”诗僧贯休《酬李相公见寄》中则有“盐梅金鼎美调和”的诗句。芒种时梅已熟透,可以采摘制作各种梅类食品:
乌梅
以竹篮盛青梅,置于烟囱上熏黑,或者去核放人笼中,在篱叶燃烧后所生的煤烟中熏干,梅色变得乌黑,因而得名。
未经过再加工的熏梅,用以人药,不作调味食用。性酸温,平滑,能敛肺滑肠,杀虫柔肝,有健胃固肠的功效,并可用于止泻痢,又可发汗解热,用于舒胃,治疗好唾口干之症。
乌梅以肉厚色黑、猫性大者为佳。如果用稻灰淋汁润湿后再蒸一次,则肥腆润泽,不生蛀虫,也可以在用糖腌后贮藏,或用蜜煎成蜜果。如果将乌梅洗净,捣烂后 放人水中煮沸,再放人红糖,糖汁便会酸甜相宜,冰镇之后,在炎夏饮用极为美妙;也可以将其捣烂,加适量蜂蜜,调成汤微煮饮用。
白梅
用青梅与盐汁加工调制,时间久了会生出一层白色藉粉,故此得名。《居家必要》中说:“取大音梅以盐演之,日晒夜演,十昼十夜,便成白梅。调鼎和紊,所在任用。”白梅一般都是在梅雨时节采摘腌藏的。
白梅性平,酸咸,食之可以清热解毒,醒酒杀虫,功效与乌梅相同。《本草纲目》说它可治中风、惊痛、喉痹、痰厥、僵仆等症。
梅酱
梅酱,用梅榨汁而成。其制法:用熟梅十斤,蒸烂去核,每一斤梅肉加盐三钱搅匀,正午晾晒,等晒成红黑色后收起。用时加白豆落仁、植香、少许怡糖,用凉水调匀饮服,特别解渴。
冰梅丸
冰梅丸可治喉闭。用青梅二十颗。盐十二两,先腌五日,然后取出梅汁,拌白芷、羌活、防风、桔梗各二两,明矾三两,猪牙皂角三十条,一起研成细末与梅拌在一起,然后用瓷瓶贮存即成。
糖脆梅
取青梅一百个,用刀划出纹路,再用熟冷醋浸泡一宿,取出控干,另用熟醋调和砂糖一斤半,使梅浸没,装人瓶中,以薯叶扎口,盖碗藏于地下,深达一二尺,盖上泥土。待白露节过后取出,换糖腌浸后即成。
盐梅
取半青半黄的梅果,每个用盐一两(盐少无效),浸泡一天一夜,取出晒干,再泡再晾晒、腌演,一直到盐水完全用尽。每次用育铜钱三枚,夹盐梅两个,麻线扎 住,装在瓷罐内封牢,埋在地下。约过百日之后,取出即可食用。埋藏一年后的梅品质方佳,存放时间越久越好。盐梅性酸平,主治痰涎塞塞,喉便踢痛,吐咽困 难。若有类似症状,把盐梅含在口里,咽汁人喉即消。
糖拌梅
先取白糖在锅中溶解,使之成为浓厚的液体,然后将青梅倒人搅拌,随即将锅取下,待凉干后,糖就全胶附在梅上,青白相映,咬食的口感又酸又甜,清脆可口。
梅子水
用大梅子三五十枚,捣碎放人有嘴的瓶内,加盐三两,投人河中,使水没瓶二指。一日后,取艇灿(俗名鼻涕虫)投人瓶中,越多越好,常年存放药效更佳。梅子水性酸咸,主治各种恶疮,凡是毒疮,只要用梅子水擦上就可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