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历史悠久,古老与繁华,只有一个转身。早在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就建立了盐渎县,东晋安帝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汉书•王吉传》中提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随着盐城盐都一带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各种民风民俗也纷纷成为当地吸引游客的靓丽风景线。(摄影:沈洁)
泾口湿地风情园举办百人垂钓大赛,吸引了各路爱好钓鱼的人们全副武装、严阵以待。大赛评委很认真地核对每个参赛选手渔网中的战果个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严肃和认真。(摄影:沈洁)
当地至今流传着很多关于垂钓的谚语。“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这句说的是夏季垂钓的最佳钓时是早晨和傍晚。因上午9时之前,气温、水温一般在20~30度之间,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特别是喜欢到岸边进餐。下午4时之后,太阳西斜,灼热程度大减,气温、水温下降,鱼儿在深水休息后预感夜晚的到来,纷纷从深水游向岸边觅食。夏日的中午一般是难钓到鱼的,因气温、水温太高,鱼儿多游至深水区避暑去了。因此,常有谚语云:“早晚钓一阵、回家吃一顿” ;“酷暑三伏钓早晚”;“宁钓早晚一刻,不钓中午半天”;“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癞蛤蟆”。(摄影:沈洁)
钓鱼的人们常念叨这三个诀窍:勤提勤动,诱鱼上钩;机动灵活,声东击西;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摄影:沈洁)
每年在泾口湿地风情园都会举办多次垂钓大赛,除了参赛的垂钓爱好者们,还会有大批的当地居民以及外地游客前来驻足观摩。鱼上钩的那一刹那,总是可以收获最多的掌声和呐喊声。(摄影:沈洁)
泾口湿地风情园除了拥有千米走廊、垂钓大赛、智能大棚、湿地风情以外,当地也时常举办文艺汇演,备以茶水,款待远道而来的宾朋。(摄影:沈洁)
江南地区的舞龙舞狮队几乎没有重样的,每一个方队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也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很难找到两只一模一样的舞狮或者舞龙。(摄影:沈洁)
盐城是龙狮之乡。盐城龙狮舞历史悠久,相传早在汉代史书就有记载,现有据可查的也有600多年历史;是流传于江淮一代的典型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摄影:沈洁)
盐城舞龙远近闻名,多次获得国内大奖。(摄影:沈洁)
1999年12月19日,盐城的龙灯“鑫龙”代表江苏省赴北京参加“庆澳门回归全国舞龙大赛”获得银奖。(摄影:沈洁)
盐城彩龙制作选料讲究,构思奇特,设计巧妙。龙身的长短、粗细比例得当,恰到好处。(摄影:沈洁)
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剪、刻、画、扎、雕、绣、缝等多种工艺,使彩龙达到轻、巧、固、美的要求。(摄影:沈洁)
扎制成功的彩龙都是造型优美,色彩艳丽,栩栩如生,龙头活络有神,出神入化。(摄影:沈洁)
位于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杨侍村的杨侍温泉拥有6800平方米超大温泉大浴场,可同时容纳800人洗浴和游泳。泉水取于地下1500米,水温可达60度,水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锂、碘、锶、溴、偏硼酸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摄影:沈洁)
杨侍村温泉内置多功能游泳池、SPA水疗区、水上游乐场、百合池、沉鱼池、激流池、气泡池、情侣池、游泳池、鱼疗池、美容美肤池等。其中不乏多种治疗作用的保健汤池,供游客舒缓身心,缓解疲劳。(摄影:沈洁)
不少来盐城的游客都想一睹三官村的乡婚仪式。这里的婚礼老风俗别具特色,落轿、敬茶、踏财(柴)、过马鞍、迈凳、跨火盆、三拜、挑盖头、喝合卺酒……(摄影:沈洁)
新郎官需要走过芦柴席,这寓意他们将永远走财路。(摄影:沈洁)
新娘跨过板凳,这有早生贵子之意,“凳子的‘凳’音,在盐城的方言中有表示定下来的意思,跨凳子就是想早点把孩子定下来。(摄影:沈洁)
新郎新娘还要跨马鞍,这里取“平平安安”之意。最后跨过火盆,日子红红火火。(摄影:沈洁)
新郎用秤杆挑新娘的盖头,寓意着称心如意。(摄影:沈洁)
打莲湘也是这一带的一项民俗表演。过去生活动荡,老百姓没吃没喝,就会出来乞讨,打莲湘就是从那时的乞讨棍演变而来。乞讨者要想办法让人开心,才会有人愿意施舍;所以乞讨者们就用棍子敲打出声音,并配合说唱,夸赞人家;后来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他们就在棍子上穿上铜钱,打起来的声音更好听;再后来就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据说能够强身健体。(摄影:沈洁)
作为龙狮之乡的盐城,在舞龙舞狮方面力求出陈推新。在三官村的舞龙舞狮队伍中,还可以看到舞龙舞凤队,取着龙凤呈祥的好兆头。(摄影:沈洁)
莲花龙,周身仿照莲花灯的样式,尾巴扎得像蝴蝶一般。在这里,女子也常舞龙舞凤。(摄影:沈洁)
盐城是淮剧的发源地,素有“淮剧之乡”、“小戏之乡”、“现代戏之乡”的美称。 淮剧又名“江淮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2008年6月,上海淮剧团、 江苏省盐城市申报的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摄影:刘杰)
淮剧表演上素称能时、能古、能文、能武,由于曾与徽剧、京剧同台演出,所以它较多地吸收了两个剧种的表演程式,兼又保持了汉族民间小戏和说唱艺术的某些特色,如以唱功见长等。(摄影:刘杰)
淮剧语言语调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发音纯正、悦耳动听等优点。都说听着苏州评弹,饮着茶的日子赛神仙。江南地区戏种丰富,伴着清风细雨,一茶一扇,听着吴侬软语娓娓道来,果真给个神仙职位度日,也要想想是否有此风雅与闲适了。(摄影: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