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俗话说“冬至进补,开春打虎”,昨天是冬至,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此时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所以冬至时节应运用养生之道,从饮食起居上进行调理。
远离寒凉食物
“药补不如食补”。中医认为,冬至要多食用温补食物,而少吃甚至远离寒凉食物,才能起到进补作用。在饮食调养方面,营养科工作人员表示,此时人们饮食要注意“三多三少”,即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类、脂肪、盐分含量高的食物。冬至时节的饮食还宜多样化,谷、果、肉、蔬菜要合理搭配,适当地选用高钙食品。宜食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的食物,还不可过食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
牛羊肉和坚果帮你抗寒
冬至是一年之中天气最为寒冷的时节,羊肉、牛肉、狗肉有燥热温补的效果,能预防“三九寒冷”,但量不宜太多。还可以多吃些诸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和杏仁之类的坚果,因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而冬天天气较冷,吃坚果有御寒的作用,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当然吃坚果也要适量,且因人而异。
蔬菜水果吃啥有讲究
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其他很多蔬菜也要多加摄入,比如土豆、西红柿、菌类、韭菜、南瓜、芹菜、菠菜、山药等。除此之外,还要适量多吃水果,冬天寒冷干燥,使人觉得鼻、咽部干燥和皮肤缺水、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点水果不仅能滋阴养肺、润喉去燥,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猕猴桃、甘蔗、柚子、大枣、橘子、龙眼、苹果、桂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