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沿京藏高速路自南向北而行,过清河不远有个地名叫“四拨子”,过回龙观不远又有个叫“二拨子”的地方。它们都是有着400多年悠久历史的老地名,也是“京北十二拨”中仅存的两个。
何谓“拨”?有两种说法,一是明代护军的值班处,“拨”为量词,是分批、分组的意思,一个“拨”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小组或一个班;二是说明代皇帝灵柩抬往明陵(十三陵)的路上,每走一段路要更换一拨杠夫,换了第几次,就叫第几拨,后演化为地名。两种说法前者更为可信,《北京地名志》等史料有佐证,而后者系民间传说。
据《昌平史话》载:明永乐年间在昌平沙河镇附近建起了一座行宫,作为皇帝巡猎和拜谒皇陵停留之用。嘉靖年间对这座行宫进行了修建,世宗朱厚熜赐名“巩华城”。同时在巩华城设立“巩华城汛地”,并在“汛”下面设立“拨”,也就是在京城到巩华城沿线设立众多护军哨所,即从“巩华城”由北往南到德胜门一线设立十二个“拨”(也有人考证是十拨),俗称“京北十二拨”,分别称“第一拨”、“第二拨”、“第三拨”等,简称“头拨”、“二拨”、“三拨”。其“拨”与“拨”之间相距三里左右,每个“拨”建有“拨房”(营房),还设有烽火台和火炮。
由于年代久远,除了“二拨”和“四拨”所在位置因有相应的地名被保留下来而比较容易确定外,其它十个“拨”所处的位置只能凭有关史料确认大概方位,并不十分准确。
“头拨”在今天的定福皇庄北侧;“二拨”在回龙观镇西北部(今“二拨子村”);“三拨”在回龙观镇东南部;“四拨”在西三旗西南侧(今“四拨子村”);“五拨”在清河镇东面(曾有“五拨子村”);“六拨”在窑洼村与花虎沟之间;“七拨”在双泉堡附近;“八拨”在二里庄东侧;“九拨”在苇子坑附近;“十拨”在马甸;“十一拨”在小关;“十二拨”在五路通西侧。在“十二拨”中,“二拨”和“四拨”较大。因“二拨”临近皇帝拜谒皇陵时驻跸的行宫回龙观,而“四拨”位于京北重镇清河镇之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由重兵驻守。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兵自居庸关过昌平、沙河攻向北京城,驻守在“拨”中的明军一见大事不妙,便四下而逃,不久明朝灭亡。从此“拨房”里再也没了护军,只留下一个虚名。以后在一些“拨房”的附近逐渐形成村落,并依“拨房”而称,其中较大的有“二拨”、“四拨”和“五拨”,日子久了演化为“二拨子”、“四拨子”、“五拨子”,而没有形成村落的“拨”便逐渐消失了,而今已难寻其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