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过去了,又来了大暑。进入头伏之后,越来越热了。但是,炎热的天气里也有很多有趣的民俗。而且这次卢克还冒着酷暑跑到传说中的火焰山去啦,佩服他的勇气。
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
关于二十四节气,多围绕进行养生、饮食展开,不过只要你细心探究,还会发现围绕其进行的艺术创作。比如来自全国各地的插画师会进行一些围绕节气开展的绘画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四幅,看看在插画师眼中的“大暑”是一番何样的画面。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
夏天是水果盛产期,一般人对水果没有戒心,会大吃特吃。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
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适当按压极泉穴、曲池穴、委中穴三大穴,可起到祛湿、去火毒、疏通经络的功效。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